
新零售需要新人才
未來的十年、二十年,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,只有新零售。
——2016年10月阿里云棲大會馬云金句
以電商和商場來劃分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,顯然已經行不通。人民日報發文為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企業賦予“新實體經濟”的標簽。整個商業生態都在快速演化,大數據驅動下人、貨、場正在加速重構。新零售意味著:商品制造、商業場景、物流流通、衍生服務這四大領域發生重大轉變。
一、新零售催生新職位。
新零售背后是供應鏈管理、物流設備智能化、網絡精準營銷、社交引導等一系列互聯網化手段在支撐,從機器學習到自然語言處理、云計算等等技術領域都需要大量人才注入。一個崗位可能三年迭代一次,同時催生了一大波新職位。
1、傳統崗位的職能升級:如推廣崗位,如何利用直播、短視頻等新媒介構建和客戶的互動體驗;
2、新的崗位設置:如BI崗位(Business Intelligence即商務智能)、全渠道管理崗位,全域營銷崗位,算法工程師、數據分析師,甚至還有專門訓練人工智能客服的“機器人飼養員”。
服飾行業,已有太平鳥、江南布衣增設新零售事業部;太平鳥計劃將線下5000家門店升級為新零售智慧門店。智慧門店將實現會員體系打通、數據化精準營銷、門店發貨等一整套創新玩法。
食品行業,良品鋪子2000家門店接入天貓智慧門店系統,用數據化的指標來完成門店流程管理。
萬變不離其蹤。就高端人才而言,新零售仍聚焦于產業規劃、供應鏈管理、商品新零售、商業互聯網等方面的人才。
二、新零售催生新人才。
1、新零售渴求復合型人才。
新零售因互聯網化,對人才的要求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。
要求從運營到產品、技術和投資,數字化運營,都要介入。最好既懂實體店,又懂電商;既懂社區商業,又懂大數據運營;懂便利店、懂社區超市、懂生鮮上……要能寫、能干、能講、會教,能獨立思考。
2、新零售高管年薪百萬。
就算開出百萬年薪,也不一定找得到合適的人才。新零售COO(Chief Operating Officer首席運營官)、新零售高管,年薪100萬-160萬之間;新零售戰略總監之類中層管理崗位,也年薪80-100萬。
如,良品鋪子 “數字化運營副總裁”、“流程IT化副總裁”新零售高管崗位,年薪達百萬。江南布衣會員新零售總監年薪最高達60萬。
電商總監好招,但懂電商,又有線下門店管理經驗的新零售人才,一將難求。
3、尚賢達搜羅新零售人才
尚賢達從過去的近三年,總結客戶對于新零售行業的關注度持續走高,企業對于高端人才的需求也格外旺盛。熱門招聘領域前三名分別為:電商、無人貨架、零售企業服務商,分別占總體招聘數比例的70%、15%、5%。新零售人才流動中,美團、京東、阿里巴巴活躍前三,百度成人才庫。
尚賢達作為中國知名的高端人才平臺,經過11年的發展,積累了豐富的服務經驗,也收集了大量人才數據,其中不乏新零售的優秀人才。尚賢達人才庫上萬職場精英人才,分別來自北、上、廣、深等一線城市和諸多世界500強、中國500強公司,一線城市人才占比高達50%,覆蓋包括金融貿易、IT互聯網、文化傳媒、房地產、醫療、教育百余個行業。
三、新零售催生新管理。
新零售是一個破舊立新的過程,可能會破壞既有的利益格局。新零售的新,在于思想與組織上的新。
新思想。老板是新零售第一位新員工。老板不重視,基本沒戲。
新組織。企業必須成立新零售部門。協同營銷、品牌、渠道等部門。
看看18萬大軍的蘇寧如何玩轉新零售?互聯網之風暴下的蘇寧,早已今夕非比。
從蘇寧電器、蘇寧易購、蘇寧極物、蘇寧超市、紅孩子、蘇寧小店、SUFRESH蘇鮮生、迪亞天天……蘇寧在新零售領域形成全面立體布局。這變革的后面,卻是人才的支撐。蘇寧一個很有名的例子是“1200工程”。2003年第一年招了1200名大學畢業生,到2012年只剩300人,但是這批人均成為各個業務核心的中高層,如今在總裁當中占比21%,總經理總監占比36%,經理占比24%。到2018年前前后后招了3萬多名大學生,算下平均5年就能培養一名高管。
新零售人才火熱,是企業電商化后,線下發力的表現。企業已經找到新的增長點,把新零售作為撬動未來3-5年發展的重要支點。但人才需求的猛增與人才的分化流動,給企業招聘帶來了全新的挑戰。
尚賢達與時俱進,為時代而戰,站在了新零售高端人才服務的時代前沿。